1日 蔡英文在接見“2019年度全臺模范勞工及眷屬”時指出,未來將持續提升勞動環境,增加對勞工的障,加速實現對勞工朋友的承諾。 2日 臺灣地區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前往美國,并于當地時間1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6日返臺后郭召開記者會稱,“臺灣在中美之間擁有獨特地位”。 臺灣“大法官會議”決議受理審查“立委”申請的公、教年改“釋憲案”,定于5月15日召開說明會,各擬定8項及9項焦點問題,由“行政院”及申請代表各自說明。 3日 臺中監獄以醫療小組認定“病況未獲改善”,報請“矯正署”核準保外就醫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第18次延期,時間定為5月5日至8月4日。 蔡英文接見圖瓦盧總理索本嘉(Enele Sosene Sopoaga)夫婦,期盼強化雙方各項合作。 4日 蔡英文視察“金華暨海安十號演習”要求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與態度”,結合科技運用,強化“邊境”安全,守護藍色“國土”,為“海疆”的永續發展開創新局。 5日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表示,無論主動或被動參加國民黨“大選”初選,都必須繳納500萬新臺幣作業費,且必須登記。 6日 “美麗島電子報”公布高雄市民調,稱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民間支持度有所下滑。 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來大陸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8日上午中臺辦主任劉結一與王金平會面。 7日 臺“立法院”在民進黨人數優勢操縱下,三讀強行通過“‘國家’機密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該案規定涉密人員“出境”管制期限為3年,可延長一次,最長管制6年。 臺“立法院”三讀通過“電業法”修正案,刪除“電業法”第95條第2項“核能發電設備應于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即廢除“2025非核家園”條文。 8日 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兩項“挺臺”法案:“臺灣保證法”無異議通過,“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對執行臺灣關系法承諾”決議案則以414票贊成、0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 9日 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稱,將允許還沒領到“身份證”、經許可在臺灣長期居留的陸配,可報考導游、領隊、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等4類“專技”考試,以落實對陸配生活權益的保障。 臺“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稱,根據“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第23條相關規定,大陸教育機構在臺辦理招生及臺灣的學校或相關機構代辦留學大陸相關事宜均屬“違法”。 10日 蔡英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稱,美中貿易沖突將根本改變全球貿易秩序和供應鏈,改變“臺灣接單,大陸制造,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模式,并提出“臺灣的目標是要加速臺商回流,并加速推動和美國簽署以自由及公平貿易為主軸的雙邊貿易協定”,用高質量的“臺灣制造”取代“中國制造”,成為出口美國的主力。 臺北地方法院宣判,“2018年臺北市長選舉無效案”國民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敗訴,全案可再上訴。 12日 蔡英文接見“第十四屆COLLEGEHIGH全國制霸活動冠軍隊伍”時針對媒體詢問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要求臺灣媒體宣傳“一國兩制”問題稱,臺灣當局長期以來都注意島內媒體的這種情況。 蔡英文前往彰化,先后到“彰化南瑤宮”、“臺灣護圣宮玻璃媽祖廟”、“福興圣興宮”、埔心霖鳳宮”及“員林衡文宮”參拜。 13日 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接受《天下》雜志專訪,首次松口表示愿意接受國民黨征召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稱若選上將會在高雄上班,“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離開高雄”。 臺灣“監察院”以檢察官陳隆翔偵辦民進黨“立委”段宜康5年前在彰化縣長候選人魏明谷造勢場上指控國民黨對手林滄敏任理事長的“曲棍球協會”詐領補助款一案有明顯重大違規為由,通過對陳的彈劾。此事遭檢察體系反彈,連署捍衛司法獨立,反制“監察院”濫用權力。 蔡英文接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稱,臺灣當局會當工業區廠商最好的后盾,歡迎臺商回流,用高品質的“臺灣制造”取代“中國制造”,爭取更多出口訂單。隨后,蔡接見“一貫道總會”,期盼臺當局和宗教合作,共創溫馨祥和社會。 14日 爭取國民黨2020提名的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召開“蔡英文施政三年總檢驗”記者會,提出“建立‘新憲政’慣例”及其施政經濟政策。 15日 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主持民進黨內“大選”初選協調會,邀請蔡英文及賴清德雙方就初選作業進行協商。 臺歐第2次“人權咨商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
責任編輯:左秋子 |